代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民事法律行为。当本人不能完成某种行为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别人代理。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有人会选择不合法的代理形式。双方代理具备被人从中牟利的风险,那么,双方代理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一、无效代理
法律上的无效代理包括滥用代理权、无权代理、表见代理三种。
1、无权代理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的现象。
《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 :【无权代理及其法律后果】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2、滥用代理权,是获得代理权的代理人为自己计算或为他人计算,损害被代理人利益而行使代理权。
包括双方代理、自己代理和利己代理。对于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被代理人同样可以追认或者终止代理。滥用代理权与无权代理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理人是否具有代理权。
3、表见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过失或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人之间存在特殊关系,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享有代理权而与之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行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
这种情况一般尽职公司员工辞职之后,还持有原公司合同、印章等等相关手续的情况。被代理人承担责任之后,可以向代理人追偿。
二、双方代理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
双方代理,又称同时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的情况,即一个人既作为卖方的代理人又作为买方的代理人。
在交易中,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总是互相冲突的,通过讨价还价,才能使双方的利益达到平衡。而由同一个人代表双方利益,可能会只反映了代理人一人的意志,难免顾此失彼。 由于双方代理不符合 代理权的基本原则,有可能会引发道德风险,所以各国法律一般予以禁止。但是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在我国,双方代理行为是否当然无效,要做具体分析。如果双方代理事先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同意或事后得到了其追认,法律承认其效力。
如双方代理未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或事后未得到各方的追认,被代理人可因此而解除代理关系,如造成损失亦应由代理人承担责任。